南开大学 Nankai University

南开大学 Nankai University

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由严修、张伯苓秉持教育救国理念创办,历经西南联大时期淬炼出爱国奋斗精神,现为"双一流"A类高校。学校设27个学院及11个交叉研究院,化学等学科稳居国际前列,首创"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建有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科研领域拥有13个国家级平台,在青蒿素研究、金属电池技术等方面成果显著,2021年《自然》《科学》发文量居全国前五。国际合作覆盖48国320所高校,设立格拉斯哥研究生院等实体机构。校园呈现"一校三区"格局,周恩来塑像等人文景观传承公能精神,校友涵盖周恩来、陈省身等杰出人才。未来将实施"4211计划",聚焦人工智能与海外教育布局,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430
中央民族大学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唯一入选“双一流”的民族类高校,1951年建校于北京,以服务民族团结、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使命。学校以民族学为核心构建多学科体系,拥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及多个重点科研平台,在民族政策研究、非遗保护等领域成果显著。校园汇聚56个民族师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60%,建有民族博物馆,常态化举办民族文化节。与全球207所高校合作,开展“一带一路”民族研究等国际项目。作为国家智库,年均提交政策报告200余份,参与重大立法,助力乡村振兴。未来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实施“石榴籽计划”,打造民族研究高地,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400
中国政法大学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中国政法大学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中国政法大学(CUPL)创立于1952年,由北京大学等四校法学学科合并组建,1983年更现名,是中国法学教育核心学府。学校以法学为引领,拥有诉讼法学、法律史等国家级重点学科,并首创法治信息管理、纪检监察学等交叉学科,推行“四跨培养模式”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师资涵盖9名长江学者,建有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深度参与《民法典》等立法工作。毕业生占据全国司法机关30%省级检察长职位,罗豪才、王利明等校友影响深远。昌平与海淀两校区分别承担本科与高端培训,校图书馆藏书380万册。学校主导国家法治建设,运营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基地,发布《中国法治发展报告》,致力打造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400
中央戏剧学院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中央戏剧学院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中央戏剧学院创立于1950年,前身可追溯至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学院以戏剧与影视学为核心,下设表演、导演等传统学科及戏剧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专业,推行"工作室制"与"双导师制",拥有286名教师(博导占38%)。其剧场集群年均举办200余场教学演出,学术期刊《戏剧》为CSSCI来源。培养出张艺谋、章子怡等杰出校友,48位文华奖得主。近年开展戏曲数字化传承,完成38个剧种影像保存。未来将推进校区扩建、戏剧基因库建设及国际教育标准制定。2023年报录比达231:1,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超92%,海外深造率持续提升。
390
天津科技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天津科技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天津科技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轻工类高等教育的先驱,现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以工科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展。学校设有18个学院,其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学科国内领先,食品科学在2023年软科排名位列全国前5%,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拥有3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4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100余件,并与企业共建生物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与30余国120所高校合作,设立国际工程师学院,引入法国精英培养模式。校园分滨海、河西两区,注重产教融合,学生获“互联网+”大赛国家级奖项28项。校友在轻工、食品、新能源等领域贡献突出,学校未来将聚焦新工科建设、校区扩建及“一带一路”技术合作,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
390
国际关系学院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学院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学院(UIR)是教育部直属特色高校,前身为1949年创立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构建"国家安全+"交叉学科体系,其国际政治、涉外法学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安全学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五。创新"专业+外语+实务"培养模式,配备虚拟谈判实验室与双导师制,并与87所国际高校开展合作,主导金砖国家智库、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研发成果被联合国采纳。毕业生32%任职外交部、国安系统等机构,涉外岗位竞争力达9.2(满分10)。学校正着力建设国家安全学术高地、数字外交创新引擎和全球治理人才枢纽,致力培养支撑全球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360
华北电力大学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华北电力大学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华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首批电力行业特色高校,2005年入选国家"211工程",2017年跻身"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形成"一校两地三校区"格局,以电气工程、能源动力等学科见长,两大核心学科稳居全国前三,拥有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在特高压输电、海上风电等领域取得全球首套±1100kV直流输电系统等突破性成果。作为"一带一路"能源学院联盟发起单位,与麻省理工等68所国际院校合作,设有海外教育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5年超98%,培养出6位院士及127位世界500强高管,被誉为"电力黄埔"。校园建设融入绿色理念,保定校区建成年减碳1.2万吨的近零碳示范园区。
350
中央美术学院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中央美术学院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中央美术学院(CAFA)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性高等学府,始于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49年由多所院校合并组建,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下设造型、设计、建筑等8个二级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推行工作室制与项目制教学,培育青年艺术家参与国际展览。校区涵盖北京望京、燕郊及规划中的上海校区,图书馆藏80万册,美术馆年参观量超50万人次。与皇家艺术学院等50余所国际院校合作,师生获红点至尊奖、MoMA收藏等荣誉。徐悲鸿、刘小东等校友影响深远,学院主导“艺术乡建”计划,并探索数字艺术与元宇宙前沿。未来以“2035全球艺术创新计划”为目标,推动科技与艺术交叉学科发展。
340
中国戏曲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中国戏曲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唯一独立建制的戏曲艺术高等学府,直属文化和旅游部,前身为1950年创立的戏曲实验学校,2000年定现名。学院以传承戏曲文化、培养专业人才为宗旨,构建涵盖表演、导演、音乐、舞美等8个教学单位的完整学科体系,其京剧表演与舞台设计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推行“双导师制”,联合国家京剧院等院团实现教学与实践融合,并开展跨剧种实验剧创作。学院与全球30余所艺术院校合作,设立海外戏曲文化中心,举办国际学术论坛,推动戏曲国际化。承担非遗保护项目,建立戏曲音像数据库,创新“戏曲直播季”触达年轻群体。未来将建设通州新校区,探索VR、AI等科技与戏曲融合,致力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全球传播。
340
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

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

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1954年建校,1978年升格本科,现为全球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舞蹈艺术学院之一。学院以“传承中华文化、创新舞蹈艺术”为使命,构建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核心学科,形成“教学、创作、表演、研究”四位一体模式。拥有黑匣子剧场、舞蹈科学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师资含70%高级职称教师。参与北京奥运会、冬奥会等国家级演出,创作《丝路花雨》等经典剧目,推动文化输出。与茱莉亚学院、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等40余所院校合作,校友谭元元、黄豆豆等获国际奖项超200项。未来将聚焦数字化转型、学科交叉及“一带一路”舞蹈教育共同体建设,引领全球舞蹈文化发展。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