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北京邮电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北京邮电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新中国首所邮电高等学府,现为教育部与工信部共建的"双一流"高校。学校以信息科技为特色,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等优势学科,建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在6G通信、星地协同计算等领域形成突破。创新构建"元班"拔尖人才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毕业生年均深造率超65%,近五年为信息通信业输送2.3万人才。师资队伍中98%教师具博士硕士学位,国家级人才达56人。深度参与全球200余所高校合作,主导亚太电信组织实验室。规划2035年实现50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建设世界一流信息科技研究型大学,支撑网络强国战略实施。
1170
北京服装学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北京服装学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北京服装学院创建于1959年,历经两次更名后于2019年转型为艺术院校,现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学校构建"艺工双擎"学科体系,设计学稳居全国前7%,拥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首创"工作室+项目制"教学模式,孵化多个国际设计师品牌。依托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研发冬奥竞技服助力斩获12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在智能纤维、文物修复等领域成果显著。深度参与航天装备、国庆庆典等国家工程,制定3项国际标准,QS艺术设计学科中国内地第8。未来聚焦智能服装、生物基材料产业化,计划建成国家级时尚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全球时尚创新链。
980
北京工商大学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北京工商大学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北京工商大学由原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等校合并组建,现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属重点高校。学校拥有4大学部、10个学院,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62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在食品添加剂安全、商贸流通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技术转化创造经济效益超20亿元。实施"一校两区"布局,良乡主校区扩建工程持续推进。学校以"商科领航、工科突破"为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与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1430
北京化工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北京化工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北京化工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校以理工为基,设有18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超2.5万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序列,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前1‰)。拥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含院士8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59人次,建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24年科研经费达13亿元,累计获国家科技奖33项。教学方面获国家级成果奖19项,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与63国170所高校开展合作,设立孔子学院及国际联合实验室。学校实施“四大战略”,力争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440
北方工业大学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北方工业大学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北方工业大学始建于1946年,是以工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现由北京市管理,构建了覆盖理学、工学等七大学科的教育体系。校园占地452亩,获评“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等称号,智慧化与生态化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形成本硕博全链条培养体系,在校生16878人,就业率稳定在96%,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点,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科研聚焦智能交通、节能环保等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建有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师资队伍中博士占比65.2%,拥有国家级人才14人。学校深度参与首都重大战略,党建成果获教育部示范项目认定,正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1110
北京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北京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北京科技大学肇始于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矿冶学科,1952年由六校矿冶系科组建为新中国首所钢铁高等学府,1988年更现名。学校以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世界一流学科为引领,建成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材料服役安全大科学装置,获国家科技奖185项,在电弧炉复合吹炼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作为"钢铁摇篮",培养31万人才,校友涵盖47位院士及冶金行业90%央企负责人。现有两院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127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新时代聚焦碳中和、生物农业等前沿领域,深化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致力培育创新型人才,服务制造强国战略。
1280
北京理工大学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北京理工大学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1940年在延安创办的首所理工院校,现为工信部直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拥有中关村等三大校区。学校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开设协和医班等特色项目,获1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团队多次问鼎国际赛事。作为国防科技创新重镇,年度科研经费超70亿元,连续三年摘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深度参与天宫空间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学校形成兵器科学等优势学科群,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拥有11个国家重点学科。师资队伍中战略科学家超40人,2024年32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际合作覆盖78国,建设中俄合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锚定2030年建成世界顶尖大学目标,重点攻关智能无人系统、碳中和等前沿领域,持续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12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首批航空航天特色高校,1952年由多校航空学科资源整合成立,现为工信部直属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学校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全球领先,拥有8个"双一流"学科、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学跻身ESI全球前万分之一,累计获15项国家科技一等奖。师资队伍中87%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包含555名国家级人才,创新"四强"培养模式,理工类生源稳居全国前1‰。深度参与C919大飞机、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工程,建成中法工程师学院等国际平台,与200余所国际机构合作。校园文化以"空天报国"为核心,师生满意度达4.5/5,持续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620
北京工业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北京工业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市属“双一流”高校,始建于1960年,以工科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前1‰),建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5%。在校生2.6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居市属高校前列。学校与全球50余国高校合作,设立4个国际科研平台。未来将聚焦智能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深化“双一流”建设,力争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战略。(170字)
1190
北京交通大学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北京交通大学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源于1896年创立的中国首个铁路管理教育机构。学校构建北京主校区、威海国际校区及雄安、黄骅等科研基地组成的“一校多区”创新网络,学科以智能交通为引领,交通运输工程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15个学科进入全球学术前列,8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拥有4位两院院士领衔的顶尖师资,建有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年科研经费超18亿元。推行本研贯通培养模式,詹天佑学院本科深造率达70%,4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深度参与青藏铁路等国家工程,主导成立可持续交通全球大学联盟,覆盖52国273所高校。正加速建设雄安校区,力争2030年建成全球智慧交通创新高地。
1140
中国人民大学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人民大学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人民大学诞生于1937年延安陕北公学,历经华北联大等阶段,成为新中国首所综合性大学,获党和国家领导人30余次视察指导。学科实力卓著,9个A+学科领跑人文社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新闻传播学稳居全国顶尖,构建理论创新、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三位一体"布局。87年来培养37万英才,诞生新中国首位法学博士,参与起草《民法典》等50余部法律,拥有国家高端智库及全球TOP50研究机构。与61国306所名校合作,首创国际学位项目,师生比1:7精细化培养,本科生深造率78%。通州、中关村双校区协同发展,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2070
新潟大学 Niigata University

新潟大学 Niigata University

新泻大学是日本国立综合大学,创立于1949年,为战后首批新制国立大学之一,以“立足地方,贡献全球”为理念。学校拥有10个学部,农业工程、医学、经济学等学科实力突出,附属医院为北陆地区最大医疗中心。现有学生1.2万余人,师生比1:9.1,提供小班化教学。与全球200余所院校合作,国际生占比2.2%,毕业生就业率88%,在医疗、制造业等领域优势显著。校园配备创新研究中心等设施,主导灾害防治、耐寒水稻研发等社会贡献项目。计划2030年前跻身全球前300,通过跨学科融合、国际化升级及碳中和校园建设,推动学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