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翻译站点

2天前发布 55 0 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ISU)始建于1964年,由周恩来总理倡议设立,是教育部、北京市与文旅部共建的外语类特色高校。学校以外国语言文学为核心,开设30余个语种,阿拉伯语、日语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依托“外语+旅游”模式打造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全国十强学科。与40余国200多所高校合作,推出双学位项目、国际组织实习计划及多语种实验...

所在地: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语言:
北京 | 本科 | 语言类 | 公办 | 省重点 | 研究生院
收录时间:
2025-04-2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学校概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称北二外,英文缩写BIS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建的外语类特色高校。作为中国“双非”院校中的语言教育标杆,学校以“融中外文化,育国际英才”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校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拥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领域。


历史沿革

北二外始建于1964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设立,最初定位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窗口院校1978年,学校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恢复招生的高校之一。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逐步从单一外语院校转型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2013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20年获批成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


学科建设与学术特色

外语学科优势

学校以外国语言文学为核心,设有英语学院日语学院欧洲学院等教学单位,覆盖30余个语种,其中阿拉伯语日语俄语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交叉学科创新

旅游管理是北二外的另一王牌学科,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科研资源,构建了“外语+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高校排名前十。

科研平台与成果

学校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包括“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跨文化研究院。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超百项,在语言政策国际舆情分析等领域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国际化办学体系

全球合作网络

北二外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美国乔治城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知名学府。海外孔子学院布局欧洲、非洲及拉美地区,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创新型国际项目

  • 双学位联合培养:学生可通过“2+2”“3+1”模式获得中外双学位。
  • 国际组织实习计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机构合作输送人才。
  • 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培养精通非通用语种的高端翻译与传播人才。

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

学生活动品牌

  • 模拟联合国大会:连续举办十八届,吸引全球百余所高校参与。
  • 外语文化节:涵盖多语种戏剧展演、辩论赛等特色活动。
  • “一带一路”青年论坛:搭建中外学生学术交流平台。

创新创业实践

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孵化出多语种在线教育平台跨境旅游服务项目等优秀案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职于外交部、新华社、国际航空公司及世界500强企业。


社会服务与行业贡献

国家战略支撑

  • 重大活动语言服务:为北京奥运会、冬奥会、G20峰会等提供多语种翻译保障。
  • “一带一路”智库研究:发布《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估报告》等系列成果。

文旅产业赋能

作为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理事长单位,北二外深度参与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开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系统,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未来发展愿景

学校规划建设通州新校区,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将打造国际语言服务港数字人文创新中心。通过深化“外语+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北二外力争在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


:数据截至2023年,部分信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浏览人数已经达到55,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特别声明

本站普罗塔教育导航提供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普罗塔教育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4月24日 上午9:45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普罗塔教育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承袭古代太学传统,开创现代高等教育先河。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与五四运动策源地,北大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民主科学思想,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理念,汇聚陈独秀、鲁迅等名家。抗战时期与清华、南开合组西南联大,培养大批救国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后形成文理学科优势,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12位出自北大。2000年合并北京医科大学,强化医工交叉。现拥有4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4个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校以“立德树人、服务国家”为使命,致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持续引领时代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 Beijing Film Academy

北京电影学院 Beijing Film Academy

北京电影学院(BFA)创立于1950年,是中国顶尖电影高等学府,主校区位于北京海淀,怀柔设新校区,总面积超30万平方米。学院下设导演、表演、摄影等15个院系,覆盖电影全产业链教育,首创“理论+实践+产业”三位一体模式,联合中影等企业推动学生参与院线制作。其与南加州大学、法国卢米埃尔学院等50余所院校合作,主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及“一带一路”电影教育联盟。张艺谋、陈凯歌、赵婷等校友作品斩获戛纳、奥斯卡等120余项国际大奖,主导中国60%以上院线电影。未来规划聚焦虚拟制片、8K修复经典影片及建设全球人才枢纽,以科技赋能艺术,推动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国家首批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先后入选“211工程”“双一流”建设序列,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大核心学科稳居国内顶尖。学校构建本硕博全阶段培养体系,拥有16个本科专业、42个博士点及5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含院士、国医大师等高端人才。国际化成果显著,开创首个海外中医学位项目,建立德国魁茨汀中医医院等海外实体,俄罗斯中医中心纳入当地医保体系。直属4家三甲医院年服务患者超千万,重点专科覆盖广泛。校园多校区协同发展,在校生近1.6万人,中医执业考试通过率连续十年领先全国30%。未来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致力建设全球高等教育标杆。
北京农学院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北京农学院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北京农学院始建于1956年,历经多次升级转型,现已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突破的都市农林特色高校。学校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专业学位类别,园艺学、兽医学等学科入选北京高精尖学科及博士点培育项目,构建全产业链学科集群。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62%,拥有国家级人才13人次,建有26个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平台,年均科研经费超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成果百余项。学校深度服务首都发展,科技小院入选国家支持项目,乡村振兴案例两次获联合国全球减贫最佳实践,毕业生基层就业率达73%。未来将聚焦农业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等新兴领域,实施五大战略工程,建设高水平都市农林大学,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天津科技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天津科技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轻工类高等教育的先驱,现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以工科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展。学校设有18个学院,其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学科国内领先,食品科学在2023年软科排名位列全国前5%,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拥有3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4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100余件,并与企业共建生物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与30余国120所高校合作,设立国际工程师学院,引入法国精英培养模式。校园分滨海、河西两区,注重产教融合,学生获“互联网+”大赛国家级奖项28项。校友在轻工、食品、新能源等领域贡献突出,学校未来将聚焦新工科建设、校区扩建及“一带一路”技术合作,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天津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天津大学始建于1895年,前身为中国首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现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A类高校。学校构建新工科引领的交叉学科体系,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亚洲最大深水试验池,近五年获国家科技奖23项,包括“海燕”万米深潜器、脑机接口系统等重大成果。与佐治亚理工等200余所国际高校合作,运营全球首个中医孔子学院,国际学生超5000人。校园保留北洋建筑群,建成智慧教室全覆盖的新校区,孵化427家创业企业。30万校友涵盖吴自良、苏权科等领军人物,校友企业年产值突破3万亿元。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直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是我国密码保密与信息安全领域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前身始于1947年,历经多次调整后于1993年定名。学院以“忠诚、笃学、严谨、守纪”为校训,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拥有网络空间安全博士点及4个特色教学系部,聚焦量子密码、5G安全等前沿方向。师资队伍中87.9%具博士硕士学位,主导研发SM9算法等国家级成果。毕业生62%进入党政机要部门,校友涵盖30余位省部级干部及百余名五一奖章获得者。学院与日内瓦大学等共建实验室,2022年主办亚太密码学年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密码学科的目标迈进,持续为国家网络安全输送政治过硬的专业人才。
北京化工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北京化工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北京化工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校以理工为基,设有18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超2.5万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序列,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前1‰)。拥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含院士8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59人次,建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24年科研经费达13亿元,累计获国家科技奖33项。教学方面获国家级成果奖19项,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与63国170所高校开展合作,设立孔子学院及国际联合实验室。学校实施“四大战略”,力争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服务教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