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翻译站点

2天前发布 67 0 0

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1954年建校,1978年升格本科,现为全球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舞蹈艺术学院之一。学院以“传承中华文化、创新舞蹈艺术”为使命,构建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核心学科,形成“教学、创作、表演、研究”四位一体模式。拥有黑匣子剧场、舞蹈科学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师资含70%高级职称教...

所在地:
北京海淀区万寿寺路一号北京舞蹈学院本科招生办公室
语言:
北京 | 本科 | 艺术类 | 公办
收录时间:
2025-04-18
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

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

概述

北京舞蹈学院(Beijing Dance Academy),简称“北舞”,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也是全球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面的舞蹈艺术学院之一。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北舞以“传承中华文化、创新舞蹈艺术”为使命,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舞蹈人才。学院下设11个教学单位,涵盖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编导、艺术管理等学科领域,形成了“教学、创作、表演、研究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历史沿革

  • 1954年:学院前身“北京舞蹈学校”成立,由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吴晓邦等人推动创办,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舞蹈专业学校。
  •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北京舞蹈学院”,开启高等教育新阶段。
  • 21世纪以来:学院逐步拓展学科边界,增设舞蹈学硕士点(2001年)和博士点(2012年),并成立国际标准舞、音乐剧等新兴专业,形成覆盖舞蹈全产业链的教育体系。

学科体系与教学特色

核心学科方向

  1. 中国古典舞:以戏曲舞蹈为基础,融合武术、太极等传统元素,形成独特的训练体系。
  2. 民族民间舞:涵盖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20多个民族的舞蹈文化研究与教学。
  3. 芭蕾舞:采用俄罗斯瓦冈诺娃教学法,注重技术规范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
  4. 现代舞与编导:引入国际前沿创作理念,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的编导人才。

课程体系

  • 专业核心课:包括舞蹈基本功训练、剧目排练、舞蹈解剖学等。
  • 跨学科课程:开设舞蹈影像制作、舞台灯光设计、艺术管理等课程,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 实践平台:依托“国家大剧院舞蹈节”“北京国际芭蕾舞比赛”等平台,提供高规格演出机会。

校园与教学资源

主校区与设施

学院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路,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拥有:
黑匣子剧场:配备360度环绕舞台与多媒体投影系统,支持实验性剧目创作。
舞蹈科学实验室: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动作捕捉技术优化训练方法。
非遗舞蹈数据库:收录3000余小时民族舞蹈影像资料,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持。

师资力量

北舞汇聚了吕艺生、潘志涛、王玫等享誉国际的舞蹈教育家,现有专职教师240余人,其中70%具有高级职称,30%拥有海外研修经历。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全球40多所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
美国茱莉亚学院:联合开设编导大师班。
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开展师资互访与学术互认。
巴黎歌剧院舞蹈中心:合作研发芭蕾舞损伤康复课程。
此外,北舞定期举办“国际舞蹈院校校长论坛”,推动全球舞蹈教育标准制定。


社会贡献与影响力

文化输出

  • 奥运会开幕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中,北舞师生承担超60%的舞蹈编排与表演任务。
  • 国家级剧目:创作《红色娘子军》《丝路花雨》等经典舞剧,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作。

学术研究

  • 核心期刊:主办《北京舞蹈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发表舞蹈理论前沿成果。
  • 非遗保护:参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工程”,抢救性记录濒危舞种13项。

知名校友与成就

  • 谭元元: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舞者,首位获得“世界芭蕾舞大师”称号的华人。
  • 黄豆豆: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秦俑魂》被誉为“东方舞蹈的里程碑”。
  • 王亚彬:英国国家舞蹈奖提名者,以《青衣》等作品推动中国现代舞国际化。
    截至2023年,北舞毕业生在国际顶级舞蹈赛事中累计获奖超200项,包括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大赛大奖等。

未来发展规划

学院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进以下战略:
1. 数字化转型: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发AI舞蹈编排系统。
2. 学科交叉融合:增设舞蹈与科技、舞蹈治疗等新兴交叉学科。
3. 全球舞蹈联盟:牵头成立“一带一路舞蹈教育共同体”,促进跨文化对话。

作为中国舞蹈教育的“黄埔军校”,北京舞蹈学院持续引领行业标准,以艺术创新回应时代命题,为世界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注入中国智慧。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浏览人数已经达到67,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特别声明

本站普罗塔教育导航提供的北京舞蹈学院 Beijing Dance Academy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普罗塔教育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4月18日 下午4:33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普罗塔教育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天津科技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天津科技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天津科技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轻工类高等教育的先驱,现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以工科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展。学校设有18个学院,其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学科国内领先,食品科学在2023年软科排名位列全国前5%,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拥有3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4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100余件,并与企业共建生物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与30余国120所高校合作,设立国际工程师学院,引入法国精英培养模式。校园分滨海、河西两区,注重产教融合,学生获“互联网+”大赛国家级奖项28项。校友在轻工、食品、新能源等领域贡献突出,学校未来将聚焦新工科建设、校区扩建及“一带一路”技术合作,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贵州省首所地方性本科院校,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学校位于都匀市,校园占地90万平方米,形成“一校两区”生态格局。以师范为基、民族为魂,构建本硕预科多层次培养体系,开设51个本科专业,重点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特色方向。教职工955人中高级职称占比57.5%,建有院士工作站等省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级项目27项。在校生1.3万人,本科就业率连续8年超95%,培养出全国模范教师等优秀人才。实施“国培计划”培训基层教师1.2万人次,与华为、茅台等企业深度合作。面向“十四五”,着力建设区域性高水平民族师范大学,推进卓越教师培养和数字校园升级,力争2030年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学院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学院(UIR)是教育部直属特色高校,前身为1949年创立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构建"国家安全+"交叉学科体系,其国际政治、涉外法学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安全学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五。创新"专业+外语+实务"培养模式,配备虚拟谈判实验室与双导师制,并与87所国际高校开展合作,主导金砖国家智库、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研发成果被联合国采纳。毕业生32%任职外交部、国安系统等机构,涉外岗位竞争力达9.2(满分10)。学校正着力建设国家安全学术高地、数字外交创新引擎和全球治理人才枢纽,致力培养支撑全球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华北电力大学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华北电力大学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华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首批电力行业特色高校,2005年入选国家"211工程",2017年跻身"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形成"一校两地三校区"格局,以电气工程、能源动力等学科见长,两大核心学科稳居全国前三,拥有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在特高压输电、海上风电等领域取得全球首套±1100kV直流输电系统等突破性成果。作为"一带一路"能源学院联盟发起单位,与麻省理工等68所国际院校合作,设有海外教育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5年超98%,培养出6位院士及127位世界500强高管,被誉为"电力黄埔"。校园建设融入绿色理念,保定校区建成年减碳1.2万吨的近零碳示范园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首批航空航天特色高校,1952年由多校航空学科资源整合成立,现为工信部直属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学校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全球领先,拥有8个"双一流"学科、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学跻身ESI全球前万分之一,累计获15项国家科技一等奖。师资队伍中87%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包含555名国家级人才,创新"四强"培养模式,理工类生源稳居全国前1‰。深度参与C919大飞机、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工程,建成中法工程师学院等国际平台,与200余所国际机构合作。校园文化以"空天报国"为核心,师生满意度达4.5/5,持续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北京工商大学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北京工商大学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北京工商大学由原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等校合并组建,现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属重点高校。学校拥有4大学部、10个学院,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62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在食品添加剂安全、商贸流通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技术转化创造经济效益超20亿元。实施"一校两区"布局,良乡主校区扩建工程持续推进。学校以"商科领航、工科突破"为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与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中国农业大学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中国农业大学肇始于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95年由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学校是国家“双一流”A类高校,9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农业科学稳居ESI全球前万分之一,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获A+(全国第六)。拥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超85%,国家级科研平台达5个。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0篇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牵头9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发起“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设立“一带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年培养毕业生逾7000人,累计输送13万名农业领军人才,以“解民生之多艰”为使命,全力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服务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战略。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北京师范大学肇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定名,是中国首所师范高等学府,融合多校底蕴,孕育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传承。学校构建北京、珠海双校区协同格局,总藏书超1587万册,覆盖文理学科与新兴交叉领域,教育学、心理学等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等高端平台。师资含两院院士7人,国家级人才近400人次,设立10个拔尖培养基地及书院制育人体系。深度参与国家教育战略,拓展全球200余所高校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规划至2035年建成全球领先的教师教育高地,赋能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