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树仁大学简介
历史沿革
香港树仁大学(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前身为香港树仁学院,由胡鸿烈博士与钟期荣博士夫妇于1971年创办。作为香港历史上首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树仁在创校初期便秉持“敦仁博物”的校训,致力于提供四年制本科教育。这一坚持与当时香港主流三年制学制形成鲜明对比,导致其长期以“学院”名义运作。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2006年12月19日成为树仁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正式批准其升格为大学。2007年2月14日,学院正式更名为香港树仁大学,标志着香港首个私立大学体系的诞生。
学术特色与课程设置
办学理念
树仁大学以“人文精神与专业教育并重”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其课程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尤其在法律、商科、社会科学及传播学领域享有盛誉。
学科架构
大学下设3个学院、10个学系,涵盖文学、商学、社会科学等学科:
– 文学院:中文、英文、历史学等
– 商学院: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与金融学
– 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心理学
特色课程包括全港独有的中国研究(历史与文化遗产)硕士课程,以及跨学科的社会数字化转型研究项目。
学生与师资
学生规模
截至最新统计,全校学生总数4,679人,全部为本科生(数据涵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这一独特的纯本科架构使其成为香港高等教育体系中专注本科教育的代表性院校。
师生比例
1:19.3的师生比例保障了个性化教学,超过80%的核心课程采用小班制授课(每班少于30人)。
校园设施与学习环境
主校区位于香港北角宝马山,依山而建的校园融合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标志性建筑包括:
– 图书馆大楼:藏有逾42万册中英文书籍及专题数据库
– 邵美珍堂:配备360度虚拟实境设备的创新实验室
– 宿舍群:提供逾1,200个宿位,推行“学长辅导计划”
大学近年耗资3.2亿港元建成综合教学大楼,内设模拟法庭、金融交易实验室及跨媒体新闻制作中心。
国际交流与合作
树仁与全球40余所高校建立伙伴关系,包括:
– 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暑期学术交流)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联合研究)
– 日本早稻田大学(双学位项目)
每年约有15%学生参与海外交换或实习,覆盖法律、传媒、商科等领域的国际实践项目。
社会贡献与影响力
研究成果
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近五年获香港研资局资助项目增长200%。
社会服务
- 运营全港首个由高校主导的社区法律咨询中心
- 开展“跨代共学计划”,促进长者与青年知识共享
- 疫情期间推出“在线心理支援平台”,服务超10万人次
作为私立大学的典范,香港树仁大学始终践行创办人“有教无类”的初心,持续为香港及大湾区培育兼具专业能力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关于香港树仁大学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特别声明
本站普罗塔学途导航提供的香港树仁大学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普罗塔学途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4月4日 下午4:3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普罗塔学途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香港中文大学(CUHK)是亚洲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创立于1963年,以书院联邦制为特色,融合中西文化。学校现有9所书院,学生总数17,653人,国际生比例达24.8%,师生比1:8.2。在学术领域,其中国研究、生物医学、信息科学、经济金融及地球科学五大方向国际领先,汇聚杨振宁、丘成桐等顶尖学者。校园位于沙田,占地137公顷,拥有文物馆、亚洲首座气候变化博物馆及丰富社团活动。作为亚洲首个获AACSB认证的商学院所在高校,与全球400多所院校合作,推动国际交流。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作,致力成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学术枢纽。

新东华学院 Tung Wah College
东华学院是香港政府认可的非牟利专上学院,2010年创立后快速发展,2011年获颁学士学位资格。学院以“实践为本、就业导向”为核心理念,开设工商管理、护理学、健康科学等课程,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需求,所有课程均通过香港资历架构认证。作为东华三院教育网络成员,其护理学等专业学生可参与临床实习及社区健康服务,践行社会责任。学院配备模拟护理实验室、数字化教学平台等设施,并与企业、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实习就业支持。未来计划扩大规模并申请成为香港首所私立应用型大学,深化跨区域合作,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新恒生管理学院 Hang Seng Management College
香港恒生大学前身为1980年创立的恒生商学书院,2010年成立恒生管理学院并于2018年升格为大学,成为香港第11所法定大学,现有在校生4622人。学校以商科和应用学科为核心,开设工商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务翻译、新闻传播等本科课程,以及翻译文学硕士、创业管理理学硕士等研究生项目,注重实践与业界合作。校园配备现代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创新实验室及语言中心。其商科教育获ACCA、CIMA认证,毕业生就业率居香港前列,并与恒生银行等机构深度合作。未来将重点发展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等跨学科领域,致力成为亚太区领先的应用型大学。
.jpg)
新岭南大学(中国香港) Lingnan University
香港岭南大学是香港唯一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公立大学,前身为1888年广州格致书院,1967年在港复校,1999年升格大学。秉承“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理念,推行小班教学(师生比1:12.6),逾80%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或社区服务,国际生占比15.2%。设有文学院、商学院、社会科学院,提供跨学科本科课程及前沿研究生项目,全日制学生2900人。屯门主校区配备先进设施并保障四年宿位,致力推动社会服务与可持续发展,2021年成为香港首所碳中和高校。未来将扩增研究生规模,发展人工智能伦理等新兴学科,深化大湾区合作,巩固亚洲顶尖博雅大学地位。

新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 Technological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of Hong Kong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THEi)成立于2011年,隶属香港职业训练局,以“专业技能为本”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科技工程、商科管理、创意健康科学等领域的学士学位课程,涵盖建筑服务工程、食品科学、体育管理等学科。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求学生完成480小时行业实习,并与迪士尼、国泰航空等企业合作,强化就业竞争力。学院拥有柴湾、青衣等三大校区,配备专业实验室、创客空间及行业标准工作室,支撑实践教学。THEi积极推动社会创新,近五年获12项国际专利,毕业生就业率达93%,起薪高于香港平均水平15%。未来将拓展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学科,深化与大湾区产学研合作,目标成为亚太地区应用型教育标杆院校。

新香港艺术学院 Hong Kong Art School
香港艺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隶属香港艺术中心,是一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艺术高等学府。学院以培养创新思维与跨学科能力为核心,采用小班教学模式,聚焦艺术、应用艺术、媒体艺术及应用剧场四大领域,并与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国际院校合作授予学士及硕士学位。课程强调工作室创作与技术应用,同时通过社区艺术计划、行业大师班及青少年艺术营推动艺术普及。学院积极拓展数字艺术与可持续设计研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联动,致力于打造立足本土、面向全球的艺术教育枢纽,为行业输送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创新人才。

新香港珠海学院 HONG KONG Chu Hai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珠海学院是香港一所拥有学士学位颁授资格的私立综合型学院,前身为1947年创办的广州私立珠海大学,2004年获香港特区政府批准升格。学院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开设11项受政府认可的学士课程,涵盖资讯科学、土木工程、新闻传播、财务金融等领域,其中新闻及传播专业以全媒体实践为特色,毕业生多任职于主流媒体。校园配备新闻演播厅、工程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并与北京大学、伯明翰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合作开展双学位及交换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未来计划在大湾区增设数字媒体艺术等跨学科课程,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新香港教育大学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教育大学(EdUHK)是香港唯一专注师范教育的公立大学,前身为1994年整合五所师范院校成立的香港教育学院,2016年更名。其教育学在2024年QS排名全球第12、亚洲第2,心理学与语言学获自主颁授学位资质。学校以全阶段教师培训为核心,融合理论与实践,与300余所中小学合作实习。校园配备VR实验室、可持续发展园区及2000余宿位,践行绿色理念。国际合作覆盖剑桥大学等50余所名校,推动双学位及联合研究。未来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全球教育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致力成为世界级教育型综合大学,提供教育变革的“香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