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翻译站点

2天前更新 192 0 0

北京师范大学肇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定名,是中国首所师范高等学府,融合多校底蕴,孕育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传承。学校构建北京、珠海双校区协同格局,总藏书超1587万册,覆盖文理学科与新兴交叉领域,教育学、心理学等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等高端平台。师资含两院院士7人,国家...

所在地: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语言:
北京 | 本科 | 师范类 | 公办 | 211 | 985 | 双一流 | 国重点 | 保研资格 | 研究生院
收录时间:
2025-04-09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概况

历史溯源与精神传承

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渊源可追溯至190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历经多次变革,1908年更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1912年转型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终于1923年正式确立校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我国首个以师范教育为核心的高等学府。在1931年与1952年,学校先后吸纳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教育机构,奠定了多元发展的基础。

百年历程中,该校深度参与国家发展进程,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历史事件中彰显担当。李大钊、鲁迅、梁启超等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培育出“爱国进步、诚信质朴”的校风,凝练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髓。

双校区协同发展格局

学校构建了北京校区与珠海校区协同发展的办学体系,总占地面积覆盖五个校园。北京校区作为传统核心,承载着逾万名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任务;珠海校区自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后快速发展,形成7000余名本科生的教学规模,并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拓展国际教育合作。两校区共享总藏书量超1587万册的文献资源,涵盖纸质与电子文献的立体化知识服务体系。

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

学科体系优势

北师大在学科布局上体现显著竞争力,现有77个本科专业,覆盖文理基础学科及新兴交叉领域。拥有3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30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12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数量位居高校前列。

科研平台集群

学校构建了多层次的科研支撑体系,包括:
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等)
7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等)
1个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 9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及3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在人文社科领域,持续产出具有政策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定期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34种学术期刊。自然科学方面,近五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7项,在环境科学、脑科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才培养特色

精英培育体系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立:
10个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5个国家文科/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推行“书院-学院”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敬文、乐育等五大书院,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4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通识筑基+专业精深”的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263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8%,汇聚7位两院院士、393人次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实施“名师领航计划”,建立跨学科导师团队,形成老中青衔接的学术梯队。

国际战略与社会服务

全球合作网络

制定《全球发展战略规划(2020-2025)》,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20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打造“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等文化交流品牌,在巴西、马来西亚等地设立海外研究中心。

教育强国支撑

深度参与国家教育政策制定,承担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教师培训标准研发等重大任务。珠海校区重点布局未来教育、生态文明等战略领域,建立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服务大湾区创新发展。

战略愿景与发展规划

面向“十四五”,学校着力构建“双一流”学科引领、两校区联动的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教育创新平台。规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师教育高地,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示范作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浏览人数已经达到192,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特别声明

本站普罗塔教育导航提供的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普罗塔教育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4月9日 下午1:4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普罗塔教育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北京工商大学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北京工商大学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北京工商大学由原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等校合并组建,现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属重点高校。学校拥有4大学部、10个学院,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62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在食品添加剂安全、商贸流通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技术转化创造经济效益超20亿元。实施"一校两区"布局,良乡主校区扩建工程持续推进。学校以"商科领航、工科突破"为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与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北京工业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市属“双一流”高校,始建于1960年,以工科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前1‰),建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5%。在校生2.6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居市属高校前列。学校与全球50余国高校合作,设立4个国际科研平台。未来将聚焦智能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深化“双一流”建设,力争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战略。(170字)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直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是我国密码保密与信息安全领域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前身始于1947年,历经多次调整后于1993年定名。学院以“忠诚、笃学、严谨、守纪”为校训,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拥有网络空间安全博士点及4个特色教学系部,聚焦量子密码、5G安全等前沿方向。师资队伍中87.9%具博士硕士学位,主导研发SM9算法等国家级成果。毕业生62%进入党政机要部门,校友涵盖30余位省部级干部及百余名五一奖章获得者。学院与日内瓦大学等共建实验室,2022年主办亚太密码学年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密码学科的目标迈进,持续为国家网络安全输送政治过硬的专业人才。
北京中医药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国家首批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先后入选“211工程”“双一流”建设序列,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大核心学科稳居国内顶尖。学校构建本硕博全阶段培养体系,拥有16个本科专业、42个博士点及5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含院士、国医大师等高端人才。国际化成果显著,开创首个海外中医学位项目,建立德国魁茨汀中医医院等海外实体,俄罗斯中医中心纳入当地医保体系。直属4家三甲医院年服务患者超千万,重点专科覆盖广泛。校园多校区协同发展,在校生近1.6万人,中医执业考试通过率连续十年领先全国30%。未来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致力建设全球高等教育标杆。
北京协和医学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北京协和医学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1917年)自1957年实行院校一体化管理,构建了集科研、医疗、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级医学体系。机构拥有21个直属研究所、6所顶尖专科医院及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病原体研究、肿瘤疗法、器官移植等领域取得突破,主导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等重大成果。教育方面首创八年制医学精英培养模式,拥有24名院士及56名杰青组成的顶尖师资。其直属医院集群中,北京协和医院连续12年蝉联全国综合榜首,阜外医院年心血管手术量全球领先。学科建设涵盖7个教育部A类学科,并布局精准医学、AI辅助诊疗等前沿领域。通过34个国际平台及“一带一路”医学联盟深化全球合作,未来将聚焦国家医学创新基地、智能医疗系统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医学中心,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北京印刷学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北京印刷学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北京印刷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北京市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建高校,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本硕博全链条培养体系。学校聚焦出版传媒全产业链,设有出版与传播、印刷与包装、设计与艺术三大特色学科群,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内首个出版学博士点。依托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主导制定印刷领域首个国际标准,研发智能包装等关键技术,服务北京冬奥会等国家重大需求。师资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实施"出版+"复合型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作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与30余国开展合作,建有中国印刷博物馆,规划建设智能印刷技术攻关与数字内容创意研究院,持续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贵州省首所地方性本科院校,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学校位于都匀市,校园占地90万平方米,形成“一校两区”生态格局。以师范为基、民族为魂,构建本硕预科多层次培养体系,开设51个本科专业,重点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特色方向。教职工955人中高级职称占比57.5%,建有院士工作站等省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级项目27项。在校生1.3万人,本科就业率连续8年超95%,培养出全国模范教师等优秀人才。实施“国培计划”培训基层教师1.2万人次,与华为、茅台等企业深度合作。面向“十四五”,着力建设区域性高水平民族师范大学,推进卓越教师培养和数字校园升级,力争2030年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北京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北京科技大学肇始于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矿冶学科,1952年由六校矿冶系科组建为新中国首所钢铁高等学府,1988年更现名。学校以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世界一流学科为引领,建成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材料服役安全大科学装置,获国家科技奖185项,在电弧炉复合吹炼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作为"钢铁摇篮",培养31万人才,校友涵盖47位院士及冶金行业90%央企负责人。现有两院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127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新时代聚焦碳中和、生物农业等前沿领域,深化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致力培育创新型人才,服务制造强国战略。